“今年上半年,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.4%,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個百分點。”
9月28日,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在安徽合肥正式開幕。在此次高層論壇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表示,智能網聯汽車融合了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多種創新技術,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。
吳鋒指出,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,主要包括三個方面:
一是產業規模快速提升,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達700萬輛,同比增長45.6%,市場占比提升至34.9%。今年上半年,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.4%,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個百分點。
二是關鍵技術取得突破,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、車用操作系統、大算力計算芯片等實現裝車應用,跨域融合域控制器技術實現突破,高性能激光雷達感知范圍達到250米;多款具備增強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新車型陸續發布,多家車企已做好量產L3級車輛的準備。
三是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穩步拓展,全國已建設17家國家級測試示范區,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,16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。各地加快測試示范部署與基礎設施建設,50余個省市發布道路測試實施細則,全國累計開放超過2萬公里測試道路,發放測試牌照超過3700張,道路測試總里程超過7千萬公里,部署路側通信單元RSU8千多套。
吳鋒認為,整體來看,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從小范圍測試驗證轉入技術快速發展、生態加速構建的新階段。
吳鋒表示,在深化政府示范和試點應用方面,工信部將會同公安部、交通部、住建部等部門加快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,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。“目前,這一工作的初步準備已基本完成,進入最后發布程序。”吳鋒稱。
文章來源:經觀汽車